金堂县文化馆平台 总分平台
首页 > 非遗资讯 > 详情

非遗 | 琴音颂秋,雅俗共赏——金堂县文化馆古琴雅集文化交流活动成功开展

2024-11-04 10:24来源:金堂县文化馆
0
浏览量:5

近日,由金堂县文化馆(县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的“古琴雅集 非遗技艺走进你我他”——金堂县第一届古琴雅集沙龙活动在中国会馆凤栖庭开展,活动特别邀请金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演奏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罗先华老师的恩师——吕畅教授,以及“和声琴行”的古琴爱好者学员们,携手步入一场别开生面的古琴雅集,共同聆听那跨越千年的古韵今声,体验那份来自远古的宁静与智慧。

01

探寻古琴艺术的灵魂深处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凤栖庭举行的座谈会上,吕畅教授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广陵派的传承体系,并与琴友爱好者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吕畅教授不仅在琴艺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对古琴文化传承事业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领悟。他的话语为在场的琴友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也为古琴传承指明了方向。

image.png

image.png

吕畅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乐律学专业),广陵派琴人。现任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傅成贤纪念奖学金。曾任《大辞海·音乐舞蹈卷》编委(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2017年,专著《<律吕新书>校点》获四川省教育厅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201912月,获中华口述历史学会、全国音乐口述史学会首届青年音乐口述史学论坛暨全国首届音乐口述史论文征集评比活动一等奖。主持结题2020年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南宋蔡元定音乐著述整理与研究

 

02

指尖流转,古韵新生

当古琴的弦音缓缓响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多位古琴艺术家将轮番上阵,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在座演绎了一曲曲经典与创新的融合。从古琴开指小曲《仙翁操》到曲风恬静的《良宵引》再到浪漫传奇的《凤求凰》、短小古朴《双鹤听泉》,充满相思离愁的《湘妃怨》、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流水》——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曲都是对古人情感的现代诠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生动传承。现场爱好者们面对面交流,探讨古琴学习的心得,感受古琴的韵律与温度。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妙指一挥,琴音便在七弦上缓缓流淌而出,时如风入松涛,时似雁过寒潭,泠泠然沁人心脾。有独奏,有合奏,更有琴歌悠扬……一张古琴,集点式音与线式音于一身,经散、泛、按音的变化对比,于抹挑勾剔间、吟猱进复中,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力。

image.png

image.png

古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厚重的文史底蕴,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吕畅教授和学员爱好者们进行了交流指导。从指法上看,大家的基础扎实,每一个拨弦动作都显得流畅而富有控制力,能够清晰地传达出古琴特有的韵味与意境。尤其是在处理细腻的音阶变化时,手指的轻重缓急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音符间流转的古典之美。

image.png

在曲目演绎上,学员不仅准确地把握了乐曲的节奏与旋律,更难得的是能够深入理解乐曲背后的情感与故事,通过演奏将其中的哀愁、欢愉或沉思等情感层次细腻地表达出来,使听众能够随着琴声起伏,产生共鸣。这种超越了技术层面的情感传递,是古琴演奏中尤为珍贵的能力。

image.png

活动最后,金堂县文化馆馆长罗来东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音乐与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旅行。古琴爱好者学员们在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推动了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古琴艺术之美,不定期举办古琴雅集活动,传承古琴文化,与广大琴友共同书写古琴音乐的瑰丽篇章。

 

(金堂县文化馆罗来东馆长及陈红英老师、金堂县非遗评审专家组成员刁觉民老师、金堂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吴顺益老师、金堂县融媒体中心首席摄影记者蒋永平老师参加本次交流活动)

 

 


热门推荐
扫一扫分享: